电话:0755-86168883
邮箱:egov@egovcloud.c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七道深圳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楼A栋10楼整层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加快创新资源的整合,形成内外相结合的创新网络,是各国发展的重点。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欧盟在创新网络的建设方面卓有成效。
一、欧洲企业与创新中心网络
在欧洲,规模较大且极具代表性的创新网络是欧洲企业与创新中心网络(European Business & Innovation Center Network,EBN)。1984年,为了更好的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欧盟委员会联合欧洲产业界、企业和创新中心(BICs)建立了EBN,该组织将欧洲众多分散的孵化器通过会员制的方式联系起来,以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最大化。
EBN的创新网络有三个层次:一是向下对接欧盟成员国的各个孵化器,作为孵化器的资源、信息和知识中心。二是向上对接公共部门及其创新资源,这些公共部门包括欧盟执委会、欧洲航天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洲专利局等政府机构。三是横向对接企业及非政府组织。通过多层次的创新网络,EBN以联盟的形式,将组织内外各成员连接起来,实现外部创新资源内部化。
EBN在组织形态和合作方式上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网络方面,EBN的组织成员为欧盟中小企业及相关创新组织提供多种专业化的创新服务;非正式网络方面,EBN不同层次的合作伙伴集聚了多方面的创新力量,广泛获取外部信息及创新资源,为内部正式创新网络提供持续的创新要素支持。EBN作为链接不同创新组织、推进公共创新资源与产业界广泛对接的创新网络,是促成欧盟创新性技术不断开拓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
二、创新驿站
在欧洲,另一个影响广泛且各国积极参与的创新网络是创新驿站(Innovation Relay Center,IRC)。欧盟IRC创建于1995年,是欧盟鼓励中小企业开展跨国技术转移合作创新计划的一部分。2008年2月IRC与欧盟信息中心(Europe Information Center,EIC)合并成立覆盖全球的欧洲企业网络(Enterprise Europe Network,EEN),标志着“创新驿站网络”正式形成。目前,该网络已包含71个创新驿站,至少促成了12500个技术转移协议。
创新驿站网络在卢森堡设有中央服务机构——网络秘书处,该机构作为官方机构,由欧盟企业总司负责管理,对网络中各国选定的创新驿站进行协调。而在各个国家,还设有专门独立的协调机构,来负责本国内的创新驿站项目实施。通过这两种方式实现国内国外驿站间的相互沟通。
创新驿站网络中的各个站点在保持合作的同时独立自治,每个站点都是独立的组织单元,在管理上自成体系。在构成上,驿站的建设主体除政府部门外,还可以是中介机构、大学、科技园区、企业等。站点之间通过发送“协同服务意向”相互合作,共享技术信息资源,如果某一站点将技术需求发送到网络,其他站点可以提供技术供给,共同促成供需双方配对。同时,站点通过考察交流学习培训等方式,分享工作经验,致力于打造学习型组织。每个创新驿站都配有专家,在网络秘书处的规定下,按照特定的模式工作。专家主动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在创新技术上的需求和供给,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驿站,最终汇总到创新驿站网络的内部数据库,通过网络沟通对比,各企业间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最后,当地创新驿站可以帮助合作双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此外,创新驿站还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资金支持和项目申请等服务。
创新驿站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的创新机制发展。2011年4月,欧盟项目创新中心在成都设立“欧洲企业网络(EEN)中国西部中心”,帮助我国西部企业与欧洲各国达成合作协议,推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